AG真人平台英伟达发布最强芯片产品黄仁勋预言“生成式AI的iPhone时刻来了”穿着标志性的黑色皮夹克,英伟达(NVIDIA)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在计算机图形会议SIGGRAPH上公布全新芯片产品,“旨在处理世界上最复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任务”。英伟达以游戏机图片处理器起家AG真人官网,如今为许多著名人工智能产品提供硬件支持。一手推动公司路线变化的黄仁勋被评价为“将难以置信的远见和无情地专注执行两种特质结合”。在发布最新旗舰产品时,黄仁勋大胆预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已经来了。”
黄仁勋的手臂上有一个文身,图案来自他成立的芯片制造公司英伟达。就是在充满不羁人才的硅谷,把公司LOGO文在身上也很罕见。这个文身源自2010年英伟达一次公司会议。当时公司股价尚未突破100美元关口。“我们在讨论等股价突破100美元时该做些什么来庆祝。”黄仁勋对《财富》杂志回忆,“有人说要剃光头、染蓝发、打乳钉,等轮到我发言时,讨论已经发展到文身这么认真的程度。于是我说,好吧,等股价突破100美元,我就去文身。”英伟达的股票很快突破100美元大关。黄仁勋对记者坦白,文身的过程“痛不欲生”:“我哭得像个孩子,我的儿子女儿陪我一起去,他们按着我:‘爸爸,你得控制一下自己。’”
“大多数《财富》500强公司那些50岁以上的CEO们身上不会出现文身,更不用说文的是公司LOGO。但黄仁勋不是一般的CEO。”《财富》写道,“他是少有的在24年后仍在经营自己公司的创始人,他是工程师,也是出色的管理者。
“那个穿皮夹克的家伙”,黄仁勋常这样自称。开发布会、做主题演讲、上杂志封面,他永远穿一件黑色皮夹克。他的新闻发言人说这个造型“至少维持了20年”。《纽约时报》将他的牛仔裤、黑T恤、黑皮夹克造型称为“万亿美元造型”,将他与“高领毛衣乔布斯、灰色T恤扎克伯格、波波头温图尔(著名时装编辑)、蕾丝领法袍金斯伯格(传奇女法官)”相提并论。哪怕是在36摄氏度的夏天,黄仁勋也坚持穿皮夹克。当观众问他如何耐得了高温,黄仁勋回了一句双关:“没事,我总是很酷(Cool,也有凉快的意思)。”皮夹克网站Superstar Jacket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旗下一款夹克。当乔布斯公开说自己只穿三宅一生,扎克伯格的灰T恤是300美元一件的意大利奢侈品牌古奇拉利(Brunello Cucinelli)时,黄仁勋又表现得很谦卑。他的夹克几乎都不是名牌,“100多美元,很多人都买得起”。
这个造型在媒体看来有更深层的含义。“黄仁勋和他的皮夹克巧妙填补了人工智能领域没有大众熟识面孔的空白。”《纽约时报》写道,皮夹克将黄仁勋与乔布斯代表的那种“反IBM西装精英”的变革者形象联系起来,它暗示反叛、创意与革新。“就像乔布斯代表的那个黄金时代,那个一切都是可能的、人们依然认为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力量的时代。当公众今天更关注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时,黄仁勋和他的皮夹克是一个特别突出的提醒。”
“黄就是那种将难以置信的远见和无情地专注执行两种特质结合起来的人。”Adobe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纳拉延(Shantanu Narayen)评价。黄仁勋的员工说他平常“和蔼可亲”,喜欢和员工聊天,记得住他们家人的名字,会询问孩子成绩。但他对专业上的错误“零容忍”。权威科技媒体《连线年引述英伟达一名员工的回忆:“传说在一次会议上,他怒斥一个重复犯错的团队:‘你们很差劲是吗?如果你很差劲,就站起来承认,你很差。’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智力或者哪儿有问题,就去看医生。”
和硅谷一些不近人情的天才企业家相比,黄仁勋的童年的确更加“野蛮生长”。他毕业于斯坦福,却公开对记者说开公司的一切知识都是在一所感化学校学会的。黄仁勋出生在中国,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老师。坊间津津乐道的轶事是黄仁勋与另一个芯片制造巨头AMD的现任总裁、女企业家苏姿丰是远房亲戚,黄仁勋说两人“没有联络”。
黄仁勋年幼时全家决定移民。“我的妈妈当时不懂英语,但每一天都会从词典里随意挑出10个单词让我们拼写。她不知道我们的答案到底是对是错,但父母的梦想和期盼还是把我送到了今天。”一家人先搬到泰国,之后移民美国。黄仁勋和哥哥被送到舅舅家。不会说英语的舅舅在杂志上看到一间寄宿学校的广告,就给孩子注册,无意中错把他们送进了感化学校AG真人官网。黄仁勋回忆,他“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奥奈达浸信会学院就读的外国人”。
“那里的孩子都带着刀,一旦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都很坚强。”黄仁勋刚进学校时经常挨打,负责每天刷三层楼的所有马桶,“同一个满身文身和疤痕的17岁文盲一起平分零花钱,我教他识字,教别人数学,我们一起打乒乓球,爬出窗户摘苹果、游泳。我很喜欢在那里的时光。我们学会努力”。他曾在美国乒乓球公开赛青年组获得季军。2019年,黄仁勋为感化院捐赠200万美元建造女生宿舍。英伟达联合创始人马拉霍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 )评价,这段教育经历让黄仁勋“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很坚强,他不是恶霸,他不会辱骂别人。如果你打他,他会默默爬起来。”
“我高中时,没有什么比打游戏更让我快乐。玩游戏的大部分时间里你都在输,输了又输,直到你突破这个关口。这就是游戏的原理。也许是因为我在电子游戏时代长大的缘故,我从来没有因为犯错自责。”黄仁勋回忆,“我对感化学校的记忆比其他任何年龄段的都要深刻。”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俄勒冈州立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在实验室遇到了后来的妻子米尔斯。1984年,黄仁勋从俄勒冈州立大学毕业,彼时第一台苹果MAC电脑刚刚发布。他又考入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在芯片公司工作。
1993年,黄仁勋和两名好友一同创业。公司名字源于拉丁语“Invidia”,意为“仰慕、嫉妒”。三人总将文件命名为“NV”,意思是“下一个版本”(Next Version),NVIDIA由此诞生。三人在加州一条高速公路旁的小房间工作,在乒乓球桌上吃午饭。公司的第一名销售回忆,当时周边环境恶劣,“与我们共用停车场的银行被抢劫了三次”。马拉霍夫斯基对《福布斯》杂志说,加州当时每年都会举办冲浪比赛。“当人们在日本看到某种浪花时,就会告诉所有冲浪者,两天后加州会出现怎样的海浪。我们就像观察浪花一样看着科技行业,我们就站在起点上。”
英伟达看到的起点是图形处理器。英伟达创立时,黄仁勋认为基于图形的计算将是未来大势。公司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名为NV1的个人电脑多媒体显卡。1999年,英伟达推出历史上第一个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GeForce 256。2000年代,英伟达的产品在微软Xbox、索尼PlayStation 3等游戏机中出现。2008年,公司季度收入突破2亿美元。2014年,英伟达明确公司发展的三个领域:电动汽车、移动设备和视频游戏,之后与丰田、百度、谷歌及苹果等公司合作,还负责《哈利·波特》和《阿凡达》等电影的特效渲染工作。
“我们一开始就是计算机公司,只不过第一个杀手级产品是电子游戏行业的。电子游戏领域是我们做的最佳战略决策之一。今天,公司的关键资源应该以更独特的方式推动行业发展。”黄仁勋2021年对《时代》说。他一直相信擅长处理海量数据的图形处理器“除了为最新电子游戏提供动力之外,还会有更多潜力”,只是没有想过会是在计算机的深度学习领域。20世纪60年代,深度学习概念开始在学术界出现,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取得进展。“深度学习就像人类大脑,它非常有效,你可以用它做任何事情。它唯一的缺点是需要大量计算。”黄仁勋2016年对《福布斯》杂志说。当人工智能因硬件设备发展逐步成长时,英伟达为人工智能领域开发了新的产品线年,黄仁勋亲自将一台装了八个芯片的“超级计算机”交付给当时还是OpenAI的马斯克,意在打造公司“为人工智能提供硬件支持”的形象。
2021年,黄仁勋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100大影响力人物”之一,为他撰写介绍词的是人工智能领军人物吴恩达(Andrew Ng):“计算机能完成过去需要人类感知、判断的事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黄仁勋创造的硬件。2003年,在一片质疑声中,黄仁勋指导英伟达将用于在计算机屏幕上绘制图形的芯片改造为执行其他更通用的计算任务。他帮助促成了一场——让手机大声回答你的问题,让农场的农药喷头识别杂草、避开农作物,让医生预测新药的特性,未来会有更多奇迹出现。”
今年3月,黄仁勋在英伟达的AI开发者大会上公开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到了自己的iPhone时刻”。“iPhone时刻”指某个行业的变革性转变节点,黄仁勋对美国科技财经记者本·汤普森(Ben Thompson)说,以英伟达硬件为基础发展的ChatGPT让人震惊:“我们都对ChatGPT的易用性和强大功能感到惊讶。蛋白质有蛋白质的语言,化学物质有化学物质的语言。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些语言、用计算机科学来表示,想象一下我们能在多大范围内理解和创造。”
8月AG真人官网,英伟达发布GH200 Grace Hopper超级芯片平台,称它“专为最复杂的生成式AI设计”,性能远超英伟达旗舰产品H100。H100目前被AWS、Azure和谷歌等服务商使用,几乎实现市场垄断。根据《大西洋月刊》5月的数据,ChatGPT需要调用超过3万块英伟达GPU。一块H100的价格已达四万美元,货源紧俏、一块难求。OpenAI员工曾在推特上开玩笑:“目前硅谷最热门的八卦是谁买了多少块H100 GPU。”马斯克也调侃:“硅谷所有人和狗都在买GPU。”根据黄仁勋的介绍,英伟达最新产品将在2024年第二季度交付。虽然没有公布产品售价,但穿着黑色皮夹克的黄仁勋在发布会上说,英伟达的新产品“将把人工智能、虚拟世界、仿真、协作等所有因素融合在一起”。
“图形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在我们用人工智能重塑计算机图形处理和生成时,也在为人工智能重塑GPU。”他认为已知的算法平台将很快被更强大的新人工智能取代:“在未来,‘人类’就是一种编程语言。从视觉效果到工业设计,电脑将理解我们的语言,每个人都是程序员。”